宮保睿建構未來情境 跨國共製《闌尾人》和《存在與器官》
透過推測與想像 討論身體、科學與科技
台北 2019年9月25日 - 擅長以推測性設計和生物藝術為出發點的藝術家宮保睿(Paul Gong),將在台北發表,先前在韓國和新加坡駐村的成果。其中首度於韓國光州亞洲文化殿堂(Asia Culture Centre)展出的《闌尾人》(The Appendix Human),將於10月5日至12月8日,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展出,參與特展「城市震盪」;另將於10月13日,在台北創新中心(CIT)舉辦「保羅的推測想像實驗室:關於身體、科學與科技」講座,邀請新加坡實驗舞團RAW Moves一同分享跨領域跨國駐村和製作,並將演出9月19日首演於新加坡Goodman Arts Centre《存在與器官》(Being, and Organs)精彩片段。
宮保睿長期關注身體、科學與科技等相關議題,透過跨國合作與駐村,呈現獨特的世界觀。結合產品設計與互動設計背景,他認為設計是⼀種研究方法與思考工具,能探索各種可能性,批判過去與現在,推想未來,同時讓人可以刺激討論、想像與反思,以及呈現未來的美學,試圖營造出一個可供想像及探索的情境,如近期的兩個新作 《闌尾人》和《存在與器官》,即是圍繞著他研究的核心議題。
《闌尾人》(The Appendix Human):透過痕跡器官來想像
宮保睿以「痕跡器官」為思想實驗的主軸,拋出疑問如「痕跡器官像是過去的象徵,⽽對於⼈類對未來時,會不會成為⼀個新的可能性?」以及「痕跡器官有了改變之後,人類的的⾏為與⼼理狀態會不會因為這個生理上的改變跟著產生變化?」等,探究痕跡器官,從過去到未來的各種⽤途性,以及跟⼈類的⾏為與⼼理關係研究,以人類時常忽略卻息息相關的痕跡器官之一「闌尾」做為探索與想像的開端。
作品的發展分成可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闌尾」的研究,第二部分則是透過推測設計與生物藝術,作為出發點的未來想像創作。宮保睿從相關解剖醫學資料、科學論⽂與書籍佐證以及得到關於概念想像的邏輯可信性,同時以⽣物科技與⼼智哲學兩個方向,分別訪談了澳洲昆⼠蘭理⼯⼤學熱帶作物群組(現屬未來環境研究所)的曹存慧博⼠與國⽴陽明⼤學⼼智哲學研究所的林映彤教授,討論的痕跡器官「闌尾」⽣物科技上的未來可能性與可⾏性,以及⼈類經由改造過後心裡的反應。
第二部分則是以研究為基礎,與食物模型師、攝影師等,去建構想像的未來情境,像是從解剖醫學資料、科學論⽂與書籍去有邏輯地想像⼈造闌尾的新型態,以數位製造如3D列印等形式去物質化想像中的⼈造闌尾;透過人造闌尾的設計,將情境設定在生物科技所帶來的影響,改變⼈類的新⽣活型態與社會狀態。呈現⽅式上,藉由不同媒介與合作,以設計闌尾⼈餐點單、⻝物模型與闌尾⼈獨⽩影像短⽚建⽴未來情境論述,創造未來時間點的平⾏世界。像在韓國光州亞洲文化殿堂展出時,就透過韓國料理食譜結合創作概念,讓觀眾用日常生活和當地飲食,來了解作品背後的概念。
《存在與器官》(Being, and Organs):潛藏於肢體裡的未來情境
延續藝術家長期對於身體、科學與科技相關議題的關注,他思考科學與科技的進步,和器官移植來源的轉變,如從活體捐贈,到透過生物技術發展的人造器官作為發想,宮保睿嘗試討論生命意涵的倫理道德、他者器官與人造之間的混合狀態,以及人類自身的存在與意識等。因此在《存在與器官》(Being, and Organs) 裡,他以一個以未來情境設計師(Speculative Designer)和概念產出者 (Conceptualiser),與新加坡實驗舞團RAW Moves的動作指導(Movement Mentor)、動作合作家 (Movement Collaborator)與戲劇顧問(Dramaturg)等一起合作完成,這個實驗作品,透過身體、肢體動作與行為表演來作為推測想像概念的承載媒介計畫,同時在表演中,提供所有合作者一同創作的研究指南(Research Guide)讓觀者更容易進入作品脈絡,以及中間的研究過程,而不是僅專注在最後的呈現上。
在新加坡駐村的6週裡,宮保睿與舞團一起創作,開發研究與發展平台,讓思想能夠轉譯成為動作,再藉由「心臟研究工作坊(Heart Research Workshop)」的實驗性概念為核心出發,再經由舞者以人類與超人類不同角度的價值與信仰的呈現來實驗,探討超人類主義、身體完整性與人造器官在社會與倫理的正反面。在發展動作中,他和動作指導不斷思考,如何在科技驅使的世界中加入舞者的角色,變得更有人性與人情味,讓觀者不只是作為旁觀者,融入這個作品的世界觀中。
宮保睿發現,排練不只是身體上、動作上的排練,也可以是思考上的排練。而舞蹈也不只是跟著節拍精準地對點動作,而是有更多實驗的可能性,舞者也不只是舞動的軀體,更是有想法的創作者,透過思考把概念與動作呈現上身體上,承載的不只是現在,而是可以透過現在存在的身體,去呈現一個包含推測想像的可能未來情境,並且可以承載著多重的層次與隱喻。
為了讓台灣的觀眾,以及對推測設計和生物藝術有興趣的讀者,宮保睿特別籌備「保羅的推測想像實驗室:關於身體、科學與科技」,分享他在韓國光州亞洲文化殿堂(Asia Cultural Center)與新加坡實驗舞團RAW Moves駐村經驗,同時特別邀請邀請新加坡舞團RAW Moves的藝術總監Ricky Sim和舞者訪台,演出片段,期許未來能將這個特別的藝術合作形式,帶來台灣。
-完-
媒體查詢:
翁浩原 | 翁氏工作室 | pr.weng.studio@gmail.com | +886-905-655-603
(藝術家宮保睿,可接受採訪,以及邀稿等邀請)
展覽資訊:
參展作品:《闌尾人》
展覽:城市震盪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時間:2019年10月5日至2019年12月8日
網址:https://clab.org.tw/event/cityflipflop/
相關活動:
活動:保羅的推測想像實驗室:關於身體、科學與科技
地點:CIT 台北新創中心(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花博園區)
時間:10月13日(週日)下午2時至3時30分
費用:免費
報名活動頁:https://forms.gle/6tDzoHXmXdujKeLSA
臉書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29531433910426/
關於藝術家宮保睿:
為未來情境設計師、藝術家與策展人。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產品組學士、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設計互動系碩士,曾獲2018年的台南新藝獎。他認為設計是⼀種研究方法與思考工具,探索各種可能性,且批判過去與現在,推想未來。設計應該讓人可以刺激討論、想像與反思,致力於探索如何呈現可能未來的美學。作品涵蓋大型裝置、文字影像、概念性物件甚至是展覽,試圖營造一個可供想像及探索的情境。作品展覽於安特衛普的MAS博物館、漢堡的漢堡藝術與工藝博物館、台北的台灣設計館與伊日藝術、洛杉磯的南加州大學5D學院、帕羅奧圖的未來美術館,以及英國倫敦、中國廣州等地。他目前也是創作團體㗊機體的獨立設計師與藝術家、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的兼任講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的兼任講師。